1 步战车模拟终端主要用途
步战车模拟终端主要用于组织开展实兵训练演习时,外挂实装使用,用于模拟步战车的火力打击效能、防御效能及被打击后的现地显示效果和效果。
2 步战车模拟终端组成
步战车模拟终端主要由控制主机、舱内显控设备、击发器、主炮/并列机枪发射机、命中烟雾发射装置、命中灯光显示装置、发射效果模拟装置、接收探头组和火工品等组成。

3 步战车模拟终端主要功能及指标
3.1 火力效能模拟
①产品能模拟步战车各型弹药对战场目标的火力打击效能;
②产品激光最大作用距离不小于主炮、并列机枪各类弹药的有效射程;
③产品激光光斑命中目标有效部位均能有效识别,在有效射程处主炮光斑尺寸≤150cm;
④产品发射机与实装首发命中率偏差≤10%;
⑤产品能将武器弹药类型和发射位置等参数发送至目标,以辅助目标解算弹丸飞行时间;
⑥在有效射程内,产品对典型目标的命中概率与实际基本一致。
3.2 发射控制
①产品能根据当前弹量自动锁定或解锁发射功能,当弹量为0时锁定发射功能,当弹量不为0时解锁发射功能;
②产品被损毁(丧失火力打击能力和全毁)后,能自动锁定发射机发射功能;
3.3 发射指示
①产品能通过舱内设备显示有效发射状态;
②产品能够通过声光弹及闪光方式模拟武器发射时暴露征候;
③产品声光弹单次装弹量:13枚。
3.4 毁伤模拟
①产品能模拟武器被各类直瞄、间瞄和地爆等有效武器打击后的杀伤效果,模拟毁伤输出包括伤类和伤部信息,伤类包括丧失机动能力、丧失火力打击能力和全毁;伤部输出区分左前、右前、左中、右中、左后、右后、炮管、正中8个区域;
②产品的多个激光接收器同时接收到同一激光束时,以激光接收器的中心位置为实际命中位置;
③产品具备水平360°,垂直±45°以上的激光接收能力;
④产品在主炮/并列机枪发射机前端配置专用激光接收探头,用于接收打击激光,模拟掩体内炮管暴露后被打击效果,具备水平360°,垂直±45°以上的激光接收能力;
⑤产品激光接收器在接收到有效数据不小于4字节的数据帧时,解码时间≤10ms;
⑥产品激光接收解码成功率≥99%;
⑦产品能自动关联进入步战车的人员,并在被打击后模拟对内部人员的连带杀伤效果;
⑧产品能模拟在受到核生化威胁后,核生化三防装置的防护效果;
⑨当出现丧失火力打击能力和全毁时,产品能自动锁定激光发射功能。
3.5 命中提示
①产品能够通过灯光(红色)和烟雾等方式显示被命中后的战场效果;
②产品烟雾罐单次装弹量:2枚,可通过颜色区分击伤(白色)和击毁(黑色);
③产品能通过声音和灯光(红色)等方式提示舱内人员被命中。
3.6 告警提示
①产品能通过舱内设备对光电威胁、核生化威胁、供电状态、设备故障、弹药消耗完毕等情况进行告警提示;
②产品收到光电威胁、核生化威胁警告后,能通过舱内设备进行防护操作,显示防护效果;
③产品能通过灯光(蓝色)对步战车启动光电防护、核生化防护等情况进行舱外告警提示。
3.7 状态显示
产品能对自身状态信息和实装火控信息进行实时查询和显示,查询显示内容包括以下信息:
①身份信息;
②当前武器类型;
③当前弹药类型及剩余弹量;
④毁伤信息(含伤类和伤部等);
⑤核生化威胁/防护状态;
⑥光电威胁/防护状态;
⑦车内人员信息;
⑧通信状态(包括当前与主台间的通信信号强度以及组件间连接状态等);
⑨当前定位状态。
3.8 昼夜模式切换
①产品能响应远程或现地模式切换指令,自动完成昼夜模式切换;
②产品进入夜间模式时,能自动调低相关状态指示灯亮度。
3.9 工作状态类型
产品包含训练状态与演习状态。
3.10 远程控制响应
①产品能够接收主控软件在演习前下发的演习参数预置指令,完成密钥、弹药等参数预置和工作状态(训练状态与演习状态)自动切换;
②产品能够在演习过程中实时接收主控软件下发的弹药参数设置无线指令,实现弹药的远程加载及补给;
③产品能够接收主控软件下发的导控裁决无线指令,实现远程裁决操作;
④产品能够接收主控软件下发的演习密钥设置无线指令,并能将密钥信息自动转发至直瞄发射机;
⑤产品能够接收主控软件下发的昼夜工作模式切换无线指令,实现昼夜模式自动切换。
3.11 现地调理响应
①产品能够接收装弹采集器在演习前发送的演习参数预置指令,完成密钥、弹药等参数预置和工作状态(训练状态与演习状态)自动切换;
②产品能够在演习过程中实时接收模拟装弹器的弹药参数设置指令,实现弹药的现地加载及补给;
③产品能够接收调理枪的导控裁决指令,实现现地裁决等操作;
④产品能够接收调理枪的模式切换指令,实现昼夜模式的现地切换。
3.12 演训信息采集上传
①产品能自动检测并按照预设的时间间隔定时上传状态信息,包括身份信息、武器类型、弹药类型、弹药数量、位置信息、车内人员信息等,其中位置信息采用包含北斗的双模方式,定位精度≤5m(RMS);
②产品上传状态信息最长时间间隔为1s;
③产品能自动检测并实时上传各类训练事件信息,事件类型包括发射事件(含射击时间、地点、武器类型、弹药类型)、被打击事件(含直瞄打击、间瞄打击、二次打击、核化生打击、爆炸类武器打击等)、车内人员被打击事件(含攻击方身份、攻击武器及弹药类型、攻击时间、攻击位置、被命中时间、所在车辆编号、命中部位、打击结果等)、弹药补充事件、裁决事件(含远程裁决事件及现地裁决事件)、违规事件(含火工品未安装、丧失战斗能力(丧失机动能力、全毁)后非法移动、激光接收探头被遮挡、非法关机等)等;其中,被打击事件上传的信息至少包括攻击方身份、攻击武器及弹药类型、攻击时间、攻击位置以及被打击的命中部位、打击结果、命中时间和所在位置等。
3.13 工况信息采集上传
产品能自动检测故障状态(包括通信模块失效、定位模块失效、探头失效等)、部件连接状态等信息,并完成自动上传。
3.14 违规处置
①产品能自动检测火工品安装情况,当未按要求安装火工品时,能自动锁定发射机发射功能;
②产品能自动检测当前伤亡后移动情况,当出现丧失战斗能力(丧失机动能力、全毁)后的非法移动时,产品自动上报违规信息;
③产品能自动检测开关机信号,当出现在演习模式且关机断电重启时,产品自动判定为全毁;
④产品能自动检测激光接收探头被遮挡情况,并自动上报违规信息;
⑤产品激光编码包含密钥信息,防止非演习编成内器材的违规使用。
3.15 辅助管理
①产品配置用于器材管理的无源RFID电子标签,标签内预置产品名称、产品编号、生产单位代字、所属单位代字等基本信息,标签类型和工作频率等参数与配套的器材信息化管理系统读写设备相一致;
②产品在包装状态下通过配套的器材信息化管理系统出入库时,系统能读取RFID储存的相关信息。
3.16 数据存储
①产品具备不少于64条交战事件自动存储能力,存储信息在产品掉电后不丢失,通信恢复后可自主上传;
②产品能实时显示当前未完成上传事件数量。
3.17 供电
产品能通过步战车车载电源进行供电,电压范围12V~36V。
3.18 安装使用
①产品固定方式充分考虑便捷性要求,固定安装时间:9.5min(3人参与);
②产品固定方式充分考虑牢固性要求,在步战车行进和射击过程中不出现松动;
③产品发射机校准时间:4.5min;
④产品固定后,不影响实装步战车操作。
4 六性指标
4.1 可靠性
MTBF≥300h。
4.2 维修性
MTTR≤30min。
4.3 保障性
a)资料包含现地级维修方案内容;
b)维修专用工具比例不得大于10%;
4.4 测试性
a)具有开机自检功能,检测内容包括无线链接状态检测、电量检测等;
b)具有状态实时检测和报警功能,检测内容包括无线链接状态检测、电量检测等;
c)故障隔离率≥95%。
4.5 安全性
符合 GB 7247.1-2012《激光产品的安全第1部分设备分类、要求》相关要求;
4.6 环境适应性
4.6.1 低温工作
在0℃环境温度下连续工作4小时,工作期间产品功能正常。
4.6.2 低温贮存
在-10℃环境温度下连续贮存12小时后再将产品置于正常环境条件下,达到温度稳定后,产品的功能正常。
4.6.3 高温工作
在40℃环境温度下连续工作4小时,工作期间产品功能正常。
4.6.4 高温贮存
在50℃环境温度下连续贮存12小时后再将产品置于正常环境条件下,达到温度稳定后,产品的功能正常。
4.6.5 运输振动
在模拟三级公路试验台上振动0.5h后能正常工作。
5 步战车模拟终端成套性配置
序号 | 部件名称 | 数量 | 单位 | 备注 |
1 | 控制主机 | 1 | 台 | |
2 | 舱内显控设备 | 1 | 台 | |
3 | 击发器 | 1 | 套 | |
4 | 主炮/并列机枪发射机 | 1 | 个 | |
5 | 命中烟雾发射装置 | 1 | 个 | |
6 | 命中灯光显示装置 | 1 | 个 | |
7 | 发射效果模拟装置 | 1 | 个 | |
8 | 接收探头组 | 1 | 套 | |
9 | 火工品 | 1 | 套 | 含Ⅲ型声光弹12枚,Ⅱ型烟雾罐黑、白各1枚 |
10 | 产品包装箱 | 1 | 套 | |
11 | 产品运输箱 | 1 | 套 | |
12 | 产品资料 | 1 | 套 | 含使用说明书、合格证、装箱清单、履历表 |